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少年行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①节物:时令,节气。②借用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送驿站,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③寿阳妆:是寿阳公主梅落额头的故事。④的的:明明白白的意思。天真:自然本色。

小题1:这首词为咏梅之作,可前三句并未写梅,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5分)

小题2:从全词看,本词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小题1:起了衬托的作用(1分)。点明地点为江南,时令为严冬,刻画出风雪肃杀的景象,为写迎冰雪而开的早梅作铺垫(2分)。此处既没有点破梅,又没有刻画梅,却从“水昏云淡”中、前村飞雪中,烘托出梅的“冰姿玉态”来,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

小题2:托物言志或借物言情,(1分)借梅花的特征表达了自己虽经坎坷,但仍保持节操的思想感情。(1分)“冰姿”二句,是作者对不惧风雪、冰肌玉骨的梅花的高度赞美(或从其生长环境分析)(2分)。“等闲”一句写梅花遭到风雨的摧残,“又”字表示自己同样人生旅途上历经风波。(2分),

单项选择题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