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8岁,因“癫痫10余年”来诊。患者患癫痫病10多年,病前曾受惊吓,每次发作前有先兆,心烦,心悸,气促等;发作时意识丧失,有时突然跌倒,牙关紧闭,眼睛翻白,有时咬破舌头,四肢强直,颈部后仰,阵挛性抽搐,尿失禁;发作持续1~5分钟后自行缓解,发作后感到头痛、头晕,全身疼痛无力。发作时间无规律,发作频繁时每日2~3次,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脑电图异常,脑CT未见异常。诊断: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曾服药,但发作仍未完全控制。

苯妥英钠的治疗窗较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

A.5~15μg/ml

B.10~15μg/ml

C.5~10μg/ml

D.10~20μg/ml

E.8~18μg/ml

F.10~30μg/ml

G.15~25μg/ml

H.20~25μg/ml

答案

参考答案:D

写句子
论述题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反对“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科学读书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以推动公民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全民教育体系,而背后则需要制度的改变和观念的创新。

“书到用时方恨少,厚积薄发,活学活用,反对读书无用。”

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

“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极端例子是,仅约l/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1)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读书无用论”?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9分)

(2)实际上,学历与身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常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不过是增加了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变化。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