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jué bié(        )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他chóu chú(          )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3)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qīng fēi màn wǔ(          )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答案

诀别  踌躇  戛然而止 轻飞曼舞

题目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诀别”的“诀”字容易写成“决”。“戛然而止”的“戛”字书写。

阅读理解与欣赏

开心阅读。

_____________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了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句,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  )  详细——(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赞扬了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5.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