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二)

背景材料:

总承包一级资质的A公司,承担了500个基站的施工任务,内容包括基站设备安装调测和部分基站的机房装修,合同工期20天,经建设单位同意,项目经理将机房装修任务分包给了具有建筑装饰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的B公司,100个郊区基站分包给了具有通信用户管线资质的C公司。施工过程如下:

1.省通管质监人员到了现场检查设施质量,项目经理以现场有监理工程师及工期紧为由拒绝接受检查。

2.某天,小雨,A公司项目经理对郊区基站质量巡检,发现塔上有人穿着拖鞋施工,塔下人员未戴安全帽,

项目经理叮嘱队长“注意安全,明天必须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具”后离开,收工阶段,2人下塔时滑落,导致

1死,1重伤。本事故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了施工发生单位的概况,施工救援情况,施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责任认定,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3.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资料时发现提供的基站站点参数仅包括,站名、站号、配置基站类型、参数信息,要求补充完善。

指出事件二中相关人员违规之处。

答案

参考答案:

相关人员违规之处如下:

①项目部在雨天最好不要进行铁塔上施工作业,因为易出现滑倒、漏电事故;

②高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佩戴工作帽、工作带,穿工作服、工作鞋。而此处工作人员穿拖鞋在塔上作业严重违规;

③高空作业应划定工作禁区,塔下无关人员严禁进行工作禁区,必须进入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安全,佩戴好安全帽等安全保护设备。而此处塔下工作人员未戴安全帽;

④对于铁塔类高空作业,应属于存在事故隐患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处,专职安全员应亲临施工现场进行指挥、监督。而此处未见安全员。

⑤项目经理发现了安全隐患未采取行动立即制止,只是叮嘱队长;项目部对安全隐患跟踪检查存在问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注册地在上海市的一家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其2007年至2011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12月12日,甲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设备取得成本为40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1.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1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更新改造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更新改造。 (4)2010年3月12日,更新改造工程验收合格,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万元。当日,更新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假设该更新改造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 (5)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甲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3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收付。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2007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8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 (3)计算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09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 (5)编制2009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更新改造时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0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更新改造价款、结转更新改造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 (8)计算2011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9)编制2011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