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口干作用称为
A.变态反应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副作用
E.治疗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解题思路] 亦称副反应,为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产生的原因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有关,当药物的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命题规律] 考察“副作用”。必须掌握。[知识拓展] 1.副反应(side reaction) (1)亦称副作用(side effect)。 (2)副反应为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 (3)原因: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即涉及多个效应器官有关。 (4)当药物的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5)副反应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1)是指药物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对机体产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较为严重,但可以预知及避免。 (2)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甚至可危及生命。 (3)慢性毒性大多损害肝、肾、骨髓及内分泌功能。 (4)过量用药是十分危险的。 (5)致癌、致畸胎及致突变三致反应属于慢性毒性。 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为停药后的血药浓度虽已降至阈浓度以下,但此时残存于体内的药物仍具一定生物效应。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突然停药后,原疾病的症状加剧,故又称回跃反应。 5.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1)亦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 (2)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3)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也与所用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且不能用药理活性的拮抗药解救。 (4)临床表现可因人、因药物而异,可从轻微的皮疹、药热到造血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甚至休克等。 (5)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也可能为药物中的杂质。 (6)临床用药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 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相似,且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