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6分)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图1                       图2   

⑴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⑵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两条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②乙同学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③乙同学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实验操作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答案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①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②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结论实验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木条熄灭。
 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锥形瓶中(或支管口)。(合理给分)
 

(1)氨水与酚酞溶液分离,一段时间后酚酞变红说明氨水进入了酚酞试液中,所以证明了分子的运动;

(2)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先聚集在底部所以试纸要从下向上变红;②由由下向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石蕊变红说明有酸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③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只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即可,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只即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中,看是否变色即可.

故答案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①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②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结论实验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木条熄灭.
 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锥形瓶中(或支管口).(合理给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