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A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2) 如图B所示,经过调节后,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 _______ 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 。
(3) 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填 “远离”或“靠近”)
(1)D(2) 照相机,不变(3) 像不是最清晰时读数(4)远离
(1)只有当光斑最小、最亮时,才是焦点,而光屏上形成的点不一定是最小的光斑,因此在焦点之前和焦点之后光斑都不是最小.因此当测量的距离为l时,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
(2)根据图象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3) 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物体和凸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像的清晰度有判断误差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起到发散的作用,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