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0分)小林仔细阅读加碘自然盐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                

问题二: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于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下:

温度30℃水浴50℃水浴80℃水浴100℃水浴煮沸
碘损失率(%)00.30.671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后,小林建议妈妈烧菜时最好是菜出锅前再放碘盐。

问题三:烧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性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              均相同,溶液的        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中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答案

题一:甲状腺肿(或碘缺乏症;大脖子病等) ;【实验一】温度越高,碘损失率越大;

(1) 时间; 温度 ; 酸碱性(或酸碱度;pH);(2)  C

问题一: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和儿童呆小症、智力低下。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亢进;

实验一:对比表格数据可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碘的损失率增大,煮沸时损失很大;所以温度越高,碘损失率越大;

实验二:(1)对比试验的设计,关键是控制变量,只能有一个变量,可能引起结果变化的量必须固定.根据实验一知道碘的损失率与温度有关,所以必须控制加热的温度及加热的时间相等,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只要呈酸性或碱性就可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A、B呈碱性,C呈中性,D呈酸性.故不能选C。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