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双休日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  

 溶液,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拓展应用》小丽想测定这瓶变质的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现取20g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CaCl2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        

(2)求待测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或完全)变质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变红色

只产生白色沉淀,酚酞不变色

①、②

(1)NaCl、Na2CO3、NaOH(全对给1分)

(2)设样品中含Na2CO3为Xmol

Na2CO+ CaCl2→2NaCl + CaCO3↓  ………………………(1分)

1mol        1mol

Xmol       0.01mol

X=0.01mol      ………………………………………(1分)

Na2CO3质量分数=×100%= 5.3% ……………… (1分)      

【提出猜想】NaOH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也就是看碳酸钠中还有没有剩余的氢氧化钠.通过检验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可以确定.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红

【实验反思】若用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的话,即使原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钠.故答案为①②

【拓展应用】

(1)当氯化钙溶液滴加到B点时,碳酸钠没有反应完,还有生成的氯化钠,原溶液中可能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NaCl、Na2CO3或NaCl、Na2CO3

(2)解:设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11

x 100g×1.11%=1.11g

答:待测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陈某是某化工大学研究生,精通英语、法语,毕业时选择了北京一个以化妆品研发为主营业务的甲高科技公司,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其签订合同时,告知他月薪暂定为3000元,劳动保护等条件由公司保障,待试用期满转正后工资会提高到5000元。陈某考虑到,虽然工资较低,但能够解决北京市户口,便和公司签了一份3年期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附本中同时印有已经工会通过的公司《员工手册》。陈某入公司不久,遇上甲公司与法国的乙化妆品公司合作,甲公司引进乙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乙公司为甲公司培训技术人员,培训期为6个月。公司考虑到陈某精通英语、法语,随即派他出国培训,同时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要求陈某必须为公司服务5年,如果提前离职,未履行劳动合同期,陈某每年要支付3万元的违约金,陈某同意并签字。6个月培训结束后,陈某被安排到科研一线,并指导培训基地员工工作。3个月后,陈某要求将其3000元工资提高到事前承诺的水平,但甲公司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占用资金为由拒绝,于是陈某有了辞职的想法。向甲公司提交辞职书,并在网上求职,寻找了另一家公司。在办交接手续时,人力资源部提出陈某在该公司工作未满一年,但享受了职工的一切待遇。现在离5年的服务期还有4年多,要求陈某至少支付12万元的违约金,陈某不同意,便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甲公司支付他出国期间6个月的工资,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及公司以办理北京户口为名收取的5000元押金。公司法律顾问答辩时称,《员工手册》已写明,员工在国外培训时,每月领取出差补助,出差补助包括当月工资及培训费。陈某出差补助是每月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1万元,已超过其工资,陈某否认看过《员工手册》。

按照法律规定,陈某因违反服务期规定应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万元

A.2.4

B.4.2

C.6

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