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1)前四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理想?(3分)

(2)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

答案

(1)前四句描写了山村秀美的田园,丰富的物产,邻里的和谐无争。(2分)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美好,和谐安宁,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1分)

(2)最后两句通过刻画山翁殷勤地留宿和“笑指”等词语的渲染凸显了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特点。(2分)诗在末尾用一“熟”字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以及“蚕娘洗茧”。(2分)

问答题
问答题

已知数据文件IN60.DAT中存有200个4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请编制一函数JsVal(),其功能是:把千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十位数ab(新十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千位数字,新十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十位数字),以及把个位数和百位数组成另一个新的十位数cd(新十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个位数字,新十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百位数字),如果新组成的两个十位数ab<cd,ab必须是奇数且不能被5整除,cd必须是偶数,同时两个新十位数字均不为零,则将满足此条件的4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存入数组b中,并要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4位数的个数cnt,最后调用写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及数组b中符合条件的4位数输出到OUT60.DAT文件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
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200],b[200],己定义变量:cnt。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 200
int a[MAX],b[MAX] ,cnt=0; void jsVal( )
void readDat ()

int i;
FILE *fp;
fp= fopen ( "IN60. DAT", "r" );
for (i=0 ; i<MAX; i++)
fscanf(fp,"%d",&a[i]);
fclose(fp);
main()

int i;
readDat();
jsVal();
printf ( "满足条件的数=%d\n", cnt);
for(i=0;i<cnt;i++)
printf("%d\n",b[i]);
printf("\n");
writeDat ( );
writeDat ( )

FILE *fp;
int i;
fp=fopen("OUT60.DAT","w");
fprintf(fp,"%d\n",cnt);
for(i=0;i<cnt;i++)
fprintf(fp,"%d\n",b[i]);
fclose(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