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认识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辉煌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GDP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居世界100位后;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为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会提出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这表明中共执政理念正由“国富”向“民富”转变。这种转变是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材料二: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上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1)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你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就加强社会建设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赞同。①国富即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多,民富即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个人的收入就会减少,所以国富可能会导致民穷。③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势必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影响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国家和人民都贫穷。或赞同。①国富即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多,民富即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实行正确的分配政策,可以做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多,人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③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多了,国家可以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实现国富民富。④国家富裕了,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实现国富民富。

(2)建议:①从实际出发;②按规律办事,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坚持矛盾的观点;④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⑤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