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了验证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采用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小题1:验证二氧化碳锥形瓶1和2中盛放的是________。连续数次吸气时,开关A和B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 (以“打开”或“关闭”进行说明);调整开关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小题2:验证水蒸气更换锥形瓶1和2中的药品,连续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步骤同上),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

小题1:澄清石灰水     A打开、B关闭     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石灰水变浑浊

小题2: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装置1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2的作用是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与1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所以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打开B,关闭A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赵贺字余庆,开封封丘人。少时,尝丧明,久之,遏异医辄愈。事继母至孝。举毛诗及第,补临胸县主簿。贺有干力,知州寇准且知贺。淳化中,调丁壮塞澶州决河,众多逸去,独贺全所部而归。临朐父老张乐迎贺,准使由谯门过,日:“旌贺之能也。”盐池吏欺缗钱,选贺往解州钩校出入,贺悉得其 * * 。

契丹入寇,真宗决策澶渊,遣使八人省州县,贺以太子中舍安抚京东。徙知汉州,蜀吏喜弄法,而贺精明,吏不敢欺,事更贺所,多被究诘,人目为“赵家关”,谓如关梁不可越也。

累迁为江、淮制置发运使。发运司占隶三司军将,分部漕船,旧皆由主吏自遣,受赇不平,或数得诣富饶郡,因以商贩,贫者至不能堪其役。贺乃籍诸州物产厚薄,分剧易为三等,视其功过自裁定,由是吏巧不得施,岁漕米溢常数一百七十万。

苏州太湖塘岸坏,及并海支渠多湮废,水侵民田。诏贺与两浙转运使徐爽兼领其事,伐石筑堤,浚积潦,自吴江东赴海。流民归占者二万六千户,岁出苗租三十万。

在临朐时,用转运使李中庸荐改官。中庸没,无子,贺为主葬,图其象,岁时祠于家。   论曰:其为政爱民,谦己利物,有古道焉。   

(取材于《宋史·列传第六十》)

【注解】①谯门:建有望楼的域门。   

②盐池:地名。   

③缗:穿铜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

④澶渊:地名。   

⑤发运司,宋代管理漕运业务的机构。   

⑥三司,宋代主管财政赋税的机构。

⑦军将:宋代漕运中负责押送的武职人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贺往解州钩校出入校:查对。

B.事更贺所,多被究诘更:改换。

C.贺乃籍诸州物产厚薄籍:登记。

D.及并海支渠多湮废湮:填塞。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旌贺之能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贺悉得其 * * //其孰能讥之乎

C.贺以太子中舍安抚京东//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D.蜀吏喜弄法,而贺精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众多逸去,独贺全所部而归很多人逃离了,只有赵贺全数带回了自己统率的人

B.受赇不平,或数得诣富饶郡接受贿赂有高低,或许因为贿赂得多就会多次被派到富饶的地方

C.分剧易为三等,视其功过自裁定依繁难容易程度将漕运分三等,对照官员的功绩和过失来决定去向

D.伐石筑堤,浚积潦,自吴江东赴海采伐石头修筑堤坝,疏通积存的水流,让它们在吴江境内向东流入大海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赵贺年少时曾经失明,生活中对继母非常孝顺,后来在临朐任职,又以才干深得知州寇准的欣赏。

B.在汉州任职期间,赵贺整治了当地官吏,虽多次被朝廷追究问责,但却被老百姓看作是“赵家关”。

C.在江、淮制置笈运使任上,赵贺改变过去用人的方法,制止官吏中饱私囊,为朝廷贡献了更多漕米。

D.赵贺为政爱民且屡有建树,对曾经帮助自己的李中庸也一直铭记在心,因此而为传记作者所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