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抱节以终。

这首词以“听雨”为题,写了一生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听雨的情味。请任选一个阶段,结合作品这部分的内容说说作者此时听雨的感受;再结合整首作品说说这一部分内容对表现全词意境所起的作用。

                                                                    

                                                                    

                                                                    

答案

①少年听雨,地点是“歌楼上”,当时的情境是“红烛”照耀、“罗帐”轻舞。这是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意境,浪漫,温馨,逍遥。(4分)作者回味意气风发的少年生活,是为下文表现人生乐少恨多,表现老境孤寂凄凉作反衬。(2分)

②壮年听雨,地点是“客舟中”,这便寓有漂泊他乡、人生无定的意味;当时的情境是“江阔云低”、“断雁哀鸣”,在这悠悠的天地中,词人抑郁难平,饱受颠沛流离、寂寞难耐之苦。(4分)作者回味壮年听雨的苍凉,既是与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好梦的破碎,又是为下文写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2分)

③老年听雨,反映了作者写这首词时的真实处境和心境,听雨的地点是“僧庐下”,鬓已斑白。词人已不再描绘局边的境貌,而是用一生的感慨来抒情。“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句,正是作者饱经沧桑后的感叹;而“一任”二字则表现了作者看破红尘、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情绪。(4分)老年听雨这一部分,是这首词的重心,它回顾了作者的一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2分)

填空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________,鸟儿________,蝴蝶停在________,好像在听同学们________。

2.________的铜钟,挂在大青树________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________的粉墙上摇晃。

3.花朵张开时,它是________,草地也是________;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________,草地就变成________。

4.我站在天都峰脚下________:啊,峰顶________,在________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________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

5.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________;两只胸脯是________的,一只胸脯是________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________,非常________________。

6.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__。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________,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________。

7.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可以回到原处,靠的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一种我们无法解释的________。

8.天对地,雨对_____,大陆对_______。山花对_______,赤日对_______。_______白,_______红,水绕对云横。雨中__________,灯下__________。

9.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__________他们的品行。

10.赵州桥不但_______,而且_______。它表现了劳动人们的智慧和_______,是我国_______的历史遗产。

11.四年以前科利亚____岁,量了____步,埋下了木匣子。四年以后科利亚____岁,量了____步,找到了木匣子。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