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D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梁启超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②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注】①本诗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光绪27年(1901 年),时梁启超已亡命他国三载,方自印度入澳洲返回日本。② 牖(yǒu):通“诱”,引导。
1.这首诗从哪些方面体现梁启超的“狂者”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抒情方式与前三联有何不同?
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g)+Z(s)已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X(g)的浓度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容器体积不变,在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Z(s),则平衡向左移动
C.压强变化对该平衡没有影响
D.若容器体积不变,加入氦气平衡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