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3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1分)

                                                                     

(2)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

                                                                         

答案

(1)(1分)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写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也给1分。

(2)(2分)以民为本的思想。施行“彻”制,减轻赋税。

小题1:本题考查对古代重要思想的把握。“苟无民,何以有君”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姓,君王又怎能南面称尊?这是古人民本思想的体现,是古代民主政治的精髓。《论语》中“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同样体现这种思想。

小题2:本题考查对古代重要思想的把握。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孔子和孟子思想都有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有若为了践行这一思想,希望哀公采取施行“彻”制,减轻赋税的具体措施。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