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

他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是凸透镜,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答案

(1)乙、甲   (2)①、②

题目分析:由图知,蜡烛相当于物体,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①当眼镜甲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就必须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这和近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知道,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强,物体的像只能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用凹透镜纠正后,可以有效的发散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②当眼镜乙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必须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这与远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知道,远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弱,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用凸透镜纠正后,可有效的会聚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1)乙、甲(2)①;②.

点评:此题的难点在于将实验和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纠正原理相结合,是课本知识的延伸,有一定的拔高难度.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