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档案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A、档案价值的鉴定

B、档案真伪的鉴定

C、档案内容正确与否的决定

D、档案政治倾向性鉴定

答案

参考答案:A, 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 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  ②巂(xī):杜鹃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4分)

(1)连山数百里( )(2)有鸣巂( )(3)山风起( )(4)游者焉(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及县治迤平 / 涵淡澎湃为此也

B.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 / 云霞明灭可睹

C.日,姜坞先生与往 / 方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D.使鼐之记 / 身死国灭,天下笑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5分)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小题4: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路作简要分析。(4分)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说其是警世格言,世世代代为座右铭;说其是做人的哲理,个中的真善美的确意味深长;说其是言简意赅的号召,由其激发的辐射力、凝聚力着实难以量计。“吾貌虽瘦”,从字面上理解,刻画的是主体一方在形体上“衣带渐宽”的实况,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方志敏的清贫是一种廉洁奉公意义上的“瘦”,张思德的安于烧炭是一种不计名利意义上的“瘦”;白求恩、焦裕禄以身殉职更是一种献身意义上的、被人们引为骄傲的“瘦”,等等。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他们深知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吾瘦”,已得的“天下必肥”可能丧失,欲取得的“天下必肥”,很可能是海市蜃楼;没有一批批“吾瘦”榜样的带动,即“从我做起”,便难以形成以“吾瘦”为荣的浩然社会正气,“天下必肥”亦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吾瘦”引发的反馈力巨大,正如陈毅诗云:“民当敬清贤。”这里指的“清贤”乃“吾瘦”,由于“敬”出自民众之肺腑,融会“鱼水情”,“吾瘦”者的感召必能换得硕大动能回报,为“天下必肥”竭尽全力

“吾貌虽瘦”在文中所论述的意思是()。

A.我的形体虽然瘦了。

B.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

C.廉洁奉公、不计名利、献身。

D.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