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7分)

闻  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

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本诗前两句渲染怎样的氛围?如何表现出“寒”?(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案

凄冷岑寂的氛围。

(1)用朔风、秋雁、月白、霜清等意象表现气候之寒;用闻雁后的内心凄怆悲凉表现心中的寒意。

(2)羁旅之愁,故国之思,离乱之悲

(1)凄冷岑寂的氛围。朔风阵阵,冷月清幽,征雁南渡。写景之中运用了通感手法,嘹唳的雁鸣,响彻江空,而传来寒栗之感,由听觉形象转为触觉形象。同时还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雁鸣之“响”来反衬出环境的荒寂。两句诗着意在一个“寒”字:“朔风”“霜”是寒冷的,秋冬时节的“江干”是寒冷的,“白”和“清”的色彩也是冷色调,甚至连声音也“响尚寒”。

(2)悲秋兴感,闻雁怀乡,是游子思乡的传统题材,但本诗抒发的情感却又与传统思乡诗歌不同,诗人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秋,抛家别井,万里投荒,漂泊无归,他在诗中抒写的情感不仅仅有普遍的客子羁旅之愁,还深寓着自己的故国之思和离乱之感。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