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夜   步

明·高攀龙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欣然意有会,谁舆共心赏。

小题1:诗人描写了“夜步”时所见所闻的怎样景象,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繁茂的林中萤火虫飞舞,村屋中传出人们的闲谈声;栖宿的鸟偶尔发出一声鸣叫,小路边的草上也挂上了小小露珠。(3分。根据对四句诗理解是否准确给分。哪一句理解不准确,扣1分)诗人在描写所见所闻的景物时,运用了动静结合与细节描写的手法。(2分)

小题1:此诗表达了诗人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感。(2分)一、二两句,写诗人家居幽隐,喜欢月夜闲步,这种月夜独步的雅兴表现了诗人远离官场后胸怀的澄澈。(2分)后四句,写因无人与自己欣赏这夜间美景,而想到千载以前的陶渊明,诗人以这种知音难求的思古幽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2分)(如有其他理解,只要符合诗意即可给分。)

这是有关诗歌的鉴赏考点。诗词理解与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这里(1)运用了动静结合与细节描写的手法,描绘了繁茂的林中萤火虫飞舞,村屋中传出人们的闲谈声;栖宿的鸟偶尔发出一声鸣叫,小路边的草上也挂上了小小露珠。(2)此诗表达了诗人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