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2)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氯化钠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请写出一种加快氯化钠固体溶解速度的措施:                 ;如果仪器a中有少量水,就直接倒入氯化钠固体进行溶解,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小原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原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原操作中的错误是                                                          

(4)小民取少量所配制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滴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为         

答案

(1)④③①②(2)玻璃棒 搅拌、加热或减小颗粒大小 偏小 (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4)紫色

:(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2)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玻璃棒;加快氯化钠固体溶解速度可以搅拌、加热或减小颗粒大小;溶质质量正确,溶剂的质量增加,则溶液的质量增加,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3)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应左物右码,图中放反了;

(4)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选择题
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2-26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图2-26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_________量取10.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_;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3)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

Vm=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