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①

弱羽②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③。

【注】①王十朋:南宋诗人,力主抗金,为投降派所忌,多次辞官离开京城,曾于夔州当地方官。韶美为其挚友。②弱羽:飞行力弱的鸟。③静晖:夔州静晖楼。

小题1:“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说说“倦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5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6分)

小题3:默写空格处句子(6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孰能无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

答案

小题1:借代。宦游异乡,思归之心,故人远离,依依惜别,人生多苦,世事无常,年岁已高,仕途不顺,有志难酬。

小题1:想象(虚写)明朝独自登楼怅望,故人的舟船早已远去,深刻地表达了此刻依依惜别之情,也寄寓了自己思归的情绪以及世事无常、有志难酬的深沉感伤、感慨。

赏析诗歌:是送别友人、唱和思归之作,既有与友人殷殷惜别的深情,又寄寓自己思归的惆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王十朋与刘韶美政见相同,任京官时刘韶美多次写诗送别王十朋。刘韶美辞官归蜀,好友久别重逢,流连半月,多有唱和。王十朋身在偏远的夔州,任地方官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他深知当时政局险恶,京城偏安一隅的皇帝和权臣“乐不思蜀”,不思北进。现在他乡遇故知,不由得流露出倦于宦海仕途,“不如归去”的想法。

小题1:(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1:借代。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知还”句,表惆怅之意。

宦游异乡,思归之心,故人远离,依依惜别,人生多苦,世事无常,年岁已高,仕途不顺,有志难酬。

小题2:(1)想象(虚写)明朝独自登楼怅望,故人的舟船早已远去,深刻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2)寄寓了自己思归的情绪以及世事无常、有志难酬的深沉感伤、感慨。(“世事多端合掩扉”王十朋有赞同刘韶美归家之意,诗人虽然远在夔州,但对临安的政局已深深失望,友人的归家引起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何曾富贵已危机”用东晋末诸葛长民的典故,以此表思归,世事无常、有志难酬)

小题3: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家名篇的能力。在复习与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②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③要注重同音异义词,关注同义异形词。④要留意具体语境。

阅读理解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