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太常引 辛弃疾
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
小题1: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简要赏析,并说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散文家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结合本词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
小题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借月抒怀(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抒发了年事渐高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或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小题2: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 * * 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两句让我们似乎聆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血泪哭诉。(引1分、评2分)“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两句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1分、评2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2: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