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注】①晋臣:辛弃疾的朋友,写有《落梅词》。 ②雨僝(chán)风僽(zhòu):风雨交相摧折。③醇酎(zhòu):醇美的浓酒。

小题1:“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和“轻薄荡子难久”分别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情景?(3分)

小题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案

小题1:分别写出了昨日春花烂漫、而今春天飞逝难以久留的情景。

小题1:春天离去,词人与凄凉愁闷的情绪相约,在杨柳岸边等候春天的归来。这句话用“约”和“候”来表现惜春盼春的感情,化虚为实,情感表达形象生动。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3分。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4分。句意1分,情感2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