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边一首宋词,完成后边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拂金徽,指弹琴。

小题1: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切恰当。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根据词句进行赏析。(5分)

答案

小题1:一是写出了花丛中仙露之晶莹欲滴,二是写出了桃花色泽之美艳夺目。二者互为辉映,

相得益彰,突出环境之美。(大意对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小题1:写出了词人超脱世俗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逸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2分)①“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词人用丰富的想象,用玉石、玉枕、金徽表现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寄予了词人高洁的人生理想。 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是倾慕李白的飘逸狂放,感叹缺少知音,词人不以今人为知音,曲折地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 ③“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写自己的志趣品格:原为超尘仙草,不做悦人趋时的妾妇(桃花),表现了词人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功名利禄而叹息。(3分。三点中答对两点即给满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同标准给分。)

小题1: “红露湿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使词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有脱胎换骨之妙。

小题1: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一直是封建时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这个子虚乌有的理想王国,在作者笔下,是如此的脱落凡俗,令人陶醉。然而,人间仙境虽好,却花深露重,难以久留。“只恐”二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词人想寻觅谪仙人李白的踪迹,开始诗酒风流的人间漫游,但是,知音难觅的感叹,使他觉得,知我心者,唯山间明月。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甲工业企业2004年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业务资料如下: (1) 年初将一台设备销售给A企业,不含税的售价为100万元,该设备的成本为80万元。按合同规定,1年后甲企业将该设备重新购回,回购价格为120万元。 (2) 1月初向C企业转让某项专利权的使用权,合同规定转让期为5年,每年收取手续费100万元。该专利权每年的摊销费用为10万元。 (3) 2月初销售一台大型设备给B企业,采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全部价款为1000万元 (不含应收取的增值税),分5年收款,按合同约定,交付设备时收取价款的40%,以后4年每年年末均收取价款的15%,设备成本为800万元。设备已于销售时交付。 (4) 10月15日为客户D开发一套财务软件,合同总收入300万元,预计6个月完成,至2004年底已发生成本100万元,预计开发完整个软件还将发生成本50万元。2004年12月31日经专业测量师测量,软件的开发程度为50%。至2005年3月20日,该项开发工作完成,实际发生开发成本152万元。 (5) 7月初向E企业转让某项商标权的使用权,合同规定E企业按销售收入的10%于每年年末支付甲企业使用费。假定2004年E企业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其中上半年度5000万元,2005年销售收入为25000万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要求:分别计算甲工业企业2004年度与A企业、B企业、C企业、D客户及E企业发生的交易对甲企业2004年度、2005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答案金额以万元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