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实验装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
(1) | | ①关闭活塞K,给木炭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待木炭冷却后,打开活塞K,通入氧气。 ③点燃酒精灯,给木炭加热。 | ①木炭不燃烧。 ②木炭不燃烧。 ③木炭燃烧。 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
(2) | ![]() |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稀硫酸注入小试管中。 |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
(3) | ![]() |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水注入人字形管中。 | 观察到的现象是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干燥的试纸无变化,润湿的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且下层试纸先变红。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3)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2分)
题目分析:(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稀硫酸注入小试管中。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遇到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是紫色石蕊试液便红色。可见到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干燥的试纸无变化,润湿的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且下层试纸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3)将水放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中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点评: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