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前提是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创新的主要动机。只有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才不会急功近利,才有持续创新、不畏艰辛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为了谋取功利,另一种人为了满足兴趣,再一种人为了追求真理。天使要把前两种人赶走,只留下第三种人”。
(1)从哲学上讲,为什么“要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1分)
(2)结合你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说明你打算怎样“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5分)
(1)之所以要坚持“创新”,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3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的需要——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4分)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4分)
(2)①创新精神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创新就是要站在上升的、前进的、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否定。③创新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收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旧事物中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每点5分,共15分)
本题第(1)问主要回答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第(2)问主要从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角度展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