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ⅠAⅡAⅢAIVAVAVIAVIIA0
11  H

1.008

2  He

4.003

2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2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1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______;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

(4)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

答案

(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得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

故答案为:Mg; 9.012;

(2)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可知 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钠属于金属元素;Ne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根据元素周期律: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

故答案为:金属;稳定;7;

(3)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4)根据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表中,撗行叫做“周期”,其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所以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故答案为:三.

问答题 简答题
综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到2008年,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31.3毫米。比1971年一2000年平均值增加了13%。

材料二:随着水位的上升,青海湖的面积也在逐渐“长大”。青海省气象局遥感监测与生态评估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青海湖的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132平方公里,达到4317平方公里。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的气温正以年均0.06摄氏度的速度持续上升。尼泊尔水文气象局的资料则显示,气温上升使该国一些冰川正以每年10米的速度快速退缩。冰川融水注入一些冰川湖后,冰川湖面积已经显著增大,决口危险大增。

材料四: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的苟仁错(错:藏语湖的意思),资料记载1990年时湖泊面积23.5平方公里,平均深1.3米以上,不到10年的时间竞完全干涸。高原东北部若尔盖地区的兴错,60年代3.3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现在仅存一片2平方公里的沼泽。

材料五:从2002年起,青海省在环湖地区开始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7万亩,保护天然林84.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87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这些措施使青海湖周边植被明显恢复,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发展。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8分)

(2)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从水量的变化看有两种,即水量的增加和减少,分析青海湖的面积也在逐渐“长大”的原因是?(14分)

(3)简要回答青藏高原湖泊补给的主要类型?根据材料三,推测未来冰川湖水位可能的年际变化趋势?(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