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齐]谢朓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沧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注]①“江丞”,即江孝嗣,“丞”,官名,是正职官的辅佐。他是谢朓的同僚,当时带兵驻守在北方的琅邪城(今山东胶南),因苦于驻地生活,思念故乡亲人,写了一首《北戍琅邪城》诗赠谢朓。故谢朓写了这首诗以勉励江孝嗣。  ②阿(ē)阁:四面都有檐霤的楼阁。   ③京洛:指当时的京都建康。   ④夫君:称友人。《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差参兮谁思?”

小题1: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小题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最后四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分)

答案

小题1: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尘雾”喻统治集团内部为控制皇权而展开的斗争(若回答作“争权夺利而引起的纷争”等也可给分)。拟人手法,“淮济”流水“未安”,实喻边境战事不息。

结构上,与诗题中 “北戍”二字相应;是末四句抒情的社会现实基础(或:过渡,由前面的叙述、描写转入后面的抒情)。

小题1:勉励江丞抓住大显身手的良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表达了自己欲远离朝廷纷争,从戎报国。

小题1:此题考查的手法是比喻和拟人,手法与作用各2分,第二步再答结构上的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本诗的情感是希望自己欲远离朝廷纷争,从戎报国。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