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小题1:简析两个“自”字的妙处?

小题2: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小题1: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2分)“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自感”,则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维妙维肖。(2分)

小题1:作者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1分)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2分)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1分)

小题1:本题考查炼字能力。自本意为自己,无他人。而此处则指自我陶醉,一个自字境界全出。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本文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把弹琴人的状态描写的清漓尽致。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