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盛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可能作出不同的假设。

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实验探究
示例B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A无关。另配制20mL烧杯B的溶液,静置,观察现象。
1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其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2  
   结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出假设实验探究
1 另取B烧杯溶液少许倒入大烧杯中振荡,观察现象。或者另配制B烧杯溶液,将其单独置于大烧杯里,观察现象。(1分)
2烧杯A溶液中散发出的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B的溶液中,使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1分)取少量的A烧杯的溶液滴入B烧杯的溶液中,观察现象。(1分)
结论:分子(或微粒)在不断运动,或者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等等(答案合理即可)。

题目分析:由题意可得,这是研究微粒性质的一个实验操作,故有:

 作出假设实验探究
示例B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A无关。另配制20mL烧杯B的溶液,静置,观察现象。
1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其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另取B烧杯溶液少许倒入大烧杯中振荡,观察现象。或者另配制B烧杯溶液,将其单独置于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烧杯A溶液中散发出的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B的溶液中,使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取少量的A烧杯的溶液滴入B烧杯的溶液中,观察现象。
该实验现象说明:分子(或微粒)在不断运动,(或者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等等)。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题中设计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同学们要考虑到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这个要素。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