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小题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

小题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小题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

答案

小题1:(1)采用拟人手法(1分),情景交融(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1分),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1分)

小题1:“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2分);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2分)

小题1: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1分)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从伴、陪二字可是拟人手法,落日、浮云等意象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答题时要答出写作手法及思想感情。

小题1:《金陵远望》一诗写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股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就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韦庄的《金陵图》是一首题画之作,好像针对高蟾反驳,为什么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罢了。请看这幅《金陵图》吧,上面古木枯调,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观点态度。两诗人都借古讽今,情感切入点为对现实的忧虑。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