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  ②改火:一年。   ③筠:竹。

④翠眉:女子的眉毛。⑤逆旅:客舍;旅店,又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5分)

小题2:“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结合下阕句子分析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6分)

答案

小题1:比喻、对偶,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赞扬了友人淡泊、竖贞的品格。

小题1:“淡月微云”营造了送别友人时凄清幽冷的氛围。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但又想到人人都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世间离别也本是常事,因此劝慰离宴中的歌妓无需蹙眉,大家都应开释胸怀,不必为暂时的离别伤情。哀愁中又有旷达、豪迈之情。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中把心比作“古井”“ 秋天的竹竿”,写出友人的心如古井、不起波澜,有气节有节操。

小题1:“淡月”写出了月色的朦胧不明,“微云”遮月,营造了送别友人时凄清幽冷的氛围,再结合下阕句子分析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据说,全世界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它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

(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

(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D)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包括(概括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