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新城道中》(其一),完成小题。(12分)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小题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雨停,因而说春风极通人性,仿佛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这样写,使东风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新颖别致,饶有诗意。

B.颔联,描写春天早晨山村晴景。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絮帽”与“铜钲”分别比喻“岭”与“树”。

C.本诗第三、四两句写远景,第五、六两句写近景,意境优美,诗意盎然,散发着浓郁的山野气息,仿佛一组极为美丽的山水画卷,十分真切动人。

D.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及其生活的反映。雨过天晴,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给春耕的人们准备食物。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6分)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颈联加以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及对山村生活的赞美。(2分)这可从如下几方面看出来:一是所写景色明丽动人(2分);二是一些直接表明情感倾向的词如“笑”“乐”等(2分)。

小题1:颈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野桃含笑”生动地反映出野外的桃树鲜花绽开;“溪柳自摇”写溪边柳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短短两句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2分)(如从其他修辞如对偶的角度分析,只要分析合理,均要据情给分。)

小题1:以“絮帽”喻“晴云”,以“铜钲”喻“初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生动动人,所以奠定了轻松的基调,再者一些词语如笑,乐等则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感情。

小题1:修辞的角度即指了曲棍球诗用了什么手法,如拟人或比喻等,描绘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新城道中》(其一)这首诗意境优美: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与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

 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