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莫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③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小题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

鸟展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2分) 运用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青菰、绿水与白

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答出“动静结合”一点

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除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以外,答对偶的也给1分。)

小题1: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2分)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2分)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2分)

小题1:第三联为写景句,通过写青翠的茭白、清冽的水、白鸟、青山等,描绘了一幅山间

风景图,答题时要先概括写了什么,再描绘其画面,然后指出其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修

辞手法,结合诗句中的颜色,可见其色彩对比性很强,临为静,翻为动,所以还有动静结合。

小题1:通过答第一题,我们知道他生动描绘了一幅山间风景图,美丽的风景远离官场,通过注释也可发现,作者使用了一些隐士的典故,从而表达了他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答题时可以参考注释,以诗句为依据,简要说明其思想感情。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