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朱熹被削职遭诬告。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其学生等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即有此作。

小题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了诗人的         之情,“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的           之情。(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艺术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答案

小题1:①、“夜如何”写出诗人担忧之情。“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欣喜之情。(只要意思对即可)(共2分,每空1分)

小题1:②手法: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每个手法各1分,共2分)

哲理:(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2分)

(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2分)

小题1:此题考查情感,理解情感除了结合诗句,以及作者的经历之外,还要结合注释“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朱熹被削职遭诬告。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其学生等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即有此作”。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首先回答手法“借景抒情”“ 对比”,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