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代诗歌阅读(8分)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小题1: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4分)

答案

小题1:(4分)“倚”,“依偎之意”,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2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小题1:(4分)细节:觅户钩(1分)。妙处: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无理,实则无理而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首先解释字义“倚”是依偎之意,再结合诗句分析拟人手法,再回答情感“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

小题1:此处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是“觅户钩”,写出了诗人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再回答情感——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

论述题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12.12日,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后,多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统计

注:一方面,国家积极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奇瑞、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确立自主品牌战略,通过艰苦攻关,使其成本大幅降低,并且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更经济耐用。

材料二  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桎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材料三 前不久,中石油云南炼化项目及其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民众对周边环境的担忧。不少昆明市民对项目选址的合理性、环评报告的公开等表示不满,提出质疑和追问。事情发生后,昆明市政府通过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恳谈会、开微博、建科普馆等方式搭建和民众沟通的平台,还先后组织了两批考察团去广西钦州考察中石油炼化项目;同时,市政府也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防止在建设和建成后出现重大环境事故。

(1)上述图表反应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图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智慧(6分)

(3)面对公众的质疑和追问,结合材料三,政府有关部门怎样做才能求得最大的公认度?(9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