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C+2MgO ②3Mg+N2Mg3N2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   (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        (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      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答案

2Mg+O22MgO;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反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红磷只和氧气反应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题目分析: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产生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2Mg+O22MgO;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造成的;

【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分析选择;而木炭和硫粉都和氧气反应产生新的气体,故选择红磷;

【实验结论】根据化学反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的缘故;

【评价与反思】由镁条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了镁的化学性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根据查阅资料中内容回答问题,通过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寻求答案,很多答案都隐藏在题干当中.

问答题

甲公司2007年及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国家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200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07年年末结账时,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1)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49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①A产品3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20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A产品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将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0.15万元。
②B配件2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96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2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2800件A产品。B配件2007年12月31目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3万元。2007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
①X设备系2004年10月20日购入,账面原价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月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68万元,累计折旧为26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12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132万元。
②Y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600万元,系2003年12月18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计提折旧640万元,此前该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
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87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900万元。
(3)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
①2007年1月开始研发的一项专利技术,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化支出4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该企业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部分按50%加计扣除;资本化部分按150%摊销。该企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07年10月20日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对该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②甲公司2006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300万元,公司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甲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摊销,有关金额允许税前扣除。
经减值测试,2006年12月31日其可收回金额为28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其可收回金额为270万元。
(4)2007年1 2月5日购入的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5)2007年10月10日取得的一项债券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至2007年12月31日,其摊余成本为5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7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07年的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甲公司未来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扣暂时性差异。
(2)假设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未来发生实质性损害时允许扣除。
(3)假设甲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4)甲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后,其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保持不变。
(5)假定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均于年末确认。
(6)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对上述交易或事项是否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判断;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处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