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小题1: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2分)

小题2: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从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1)写“竹”和“苔”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互相映衬,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小题1:(2)诗人以高士、美人设喻(或化静为动),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来表现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2分)用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梅花孤傲高洁的精神风貌,突出作者的高洁襟怀。(2分)

小题1:本诗是写“梅花”的品质,写“竹”和“苔”的“萧萧”“ 漠漠”是为了衬托梅花,再结合颈联分析即可,衬托手法1分,解说1分

小题1:注意题干中的“从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赏析”,首先回答手法,即以高士、美人设喻或托物言志,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出情感,突出作者的高洁襟怀。

判断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