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材料一: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付诸一炬……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

材料二:“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次战争中哪一事件?“有一天”指发生于哪年的一天?“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说俄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

(2)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 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材料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材料二:有一天,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的走了。

材料三: 一次,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理论,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了秦始皇那里。        

材料四: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秦始皇是如何解决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

                                                                              

(3)你认为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