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小题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
析。(5分)
小题1: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闲散、自然、安逸、宁静。(1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清晨,诗人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不劳动的时候,就荡起小船,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往独来,仰望碧空蓝天,不禁放声歌唱。(简单描述即可,不必如此详细。(2分)
小题1:(2)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 “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2分)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2分)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首先简要答出这是一种什么生活,结合柳宗元的经历,得知他不得不离开官场。隐居的生活是安闲的。可描绘每联的内容,写出其主要思想。
小题1:南夷谪表明诗人是不得已而隐居,描绘的隐居生活很美好,但总让人感觉到一些忧伤与凄凉。答题目时抓住关键词具体分析。如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