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使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

材料二 甲城(海拔1632米,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气候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18.719.018.517.615.914.013.615.217.819.720.019.1
降水288.6233.9179.667.010.64.13.71.34.011.974.1231
(1)简述甲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7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答案

(1)年降水总量较少;全年分为干、湿两季,雨季从11月至次年4月。(3分)

原因: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对流弱;高原阻挡水汽输送,水汽量少;位于热带,受赤道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4分)

(2)水文: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2分)

土壤: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2分)

地形:海水入侵,加剧侵蚀海岸线。(2分)

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2分)

生态: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2分)(答对三点即可)

题目分析:

(1)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两方面回答。此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但该地海域东非高原,海拔高,蒸发弱,对流弱,总降水量较少。

(2)入海水量的减少会加剧海岸侵蚀,会影响下游水质,土壤,生物,制备等一系列自然要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