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小题1:结合诗歌意思,分析一二句中“闲”和“空”的含义。(4分)

小题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春天夜晚的景象?(3分)

答案

小题1:“闲”:闲适、恬静,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是“空寂”的意思。(2分)(2)“闲”字描绘出了作者心无杂念、悠闲自在的心态;“空”表明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情感。(2分)

小题1: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景色(1分)。“鸟惊”暗示(侧面表现、烘托)出月光的明亮,使这些习惯了寂寞暗夜的鸟警觉起来(1分);而“鸣”则表明,鸟的叫声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春山的夜显得更加寂静(1分)

小题1:题目分析:桂花落是无声的,连这么细小的声音都能听到,可见周围有多静,并且不只环境静,人心也是静寂的。夜静春山空,空: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其实是作者的心与自然融为一体了。答题时先解释两字在诗中的意义,再分析其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情感。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因这首诗比较常见,没有字面上的理解困难。只要从字面及其作用方面具体分析即可。这类题比较常考查,所以平时可积累一些关于炼字炼句方面的术语。

小题1:题目分析:上两句写静,这两句写鸟飞与鸟叫,属于动。所以显而易见为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然后再具体分析鸟为什么惊,鸣春山中显示了山更寂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一般都能找出动静结合,但可能对“鸟惊” 与“鸣”的分析可能不那么倒位。

判断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