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小题1:词的上阕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小题2: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写了一幅山村傍晚时分寂静寥落的生活画面(2分)。

小题1:词的下阕运用对比、用典,用昔日驰骋疆场和如今的憔悴疲惫对比;用诸葛亮挥羽扇整纶巾的典故(或用屈原《招魂》之典)(手法2分,说明1分)表现了作者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失魂落魄,满腹哀怨;抚今追昔,漂泊憔悴的情感。(答出其中任两点可得2分)其他说法符合词意亦可。

小题1:题目分析:形象类鉴赏题是诗歌鉴赏常见的考点,本题设置很单纯,指向性很强,答题范围只在上阕,且只要答出画面就行,属于形象赏析中的物象类。物象类的答题格式是:时间+地点+事物活动(除人之外)氛围的特征。上阕中,灯火昏黄,云遮雾罩,鹧鸪声声,我们可以凭此概括。注意切不可根据鹧鸪声声概括出愁苦的特征,这里的鹧鸪声声只是为了衬托周围的宁静(寂静)

点评:本题是形象类鉴赏题。题干设置指向性强,答题范围交代清楚,审题要求不高。难度不高。

小题1:题目分析: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作者的两帧画面:一少年,一老年。对比手法的运用体现的很明显;另外,同学只要稍微留意,就不难看到“招魂”二字,用典手法也能分析得出。至于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从下阕的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如下一些: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少年壮志满怀,老来鬓发徒白,结合上阕,我们还能看到作者的飘零憔悴,满腹哀怨。

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和表现手法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大家,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