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宋·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 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小题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中的“渐”字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1:不好(1分)。“却”字只是表现出被重重烟柳挡住视线(1分),“渐”字则生动的表现出词人离别时不断回顾、依依不舍的情态(1分),随着渐行渐远,烟柳逐渐转浓,词人愈来愈深的离愁也就跃然纸上(1分)。(若答“好”,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2:不完全相同(1分),柳词主要表现对恋人的眷恋和离别之愁(1分),而徐词中不仅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1分),还表现了孤寂凄凉、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是一道语言赏析题,比较遣词造句上的别致之处,设题采用对比的方式,学生在抓住词作整体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把握两个字在描写、表情达意上的差异。学生也基本能体会出作者用“渐”的妙处。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词作本身表现的情感,在情感把握的基础上,两个字表情达意的效果还是有显著差异的。难度较大。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是一道变相考查情感的题目,题目的要求比一般分析要高一些,要求学生在对比中分析。不过柳永的《雨霖铃》下阕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实际上要分析的还是本词的下阕。从上阕中的“浮生长恨飘蓬”,可知作者的漂泊之苦,再分析“孤灯残梦”可知,作者还有孤寂凄苦之感。与柳永单纯的离情别意有所不同。
点评:比较类的赏析题一般都是课内课外之间的对比,学生可以根据所知,推断未知。另外,文本本身主要信息的分析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