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文成小题。(11分)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傍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小题1:诗中描绘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分)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描绘了诗人被贬官后闲居无事,就到菜地农田种菜除草,或到山中赏景高歌的情景,这是一种无人打扰,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

小题1:认同。表面上看诗中写了诗人在为官时被官务所累,幸好乘被贬永州时可以过一种闲居山林,自由自在、无官一身轻日子,所以说是“不怨”。但“来往不逢人”却又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字里行间难免没有透露出忧郁之情,所以又是“有怨”的。

小题1:题目分析:从题目看,作者写的是一首闲居生活的诗歌,不过前两句又透露了,这种生活不过是因为贬谪造成的,虽然有一个“幸”字在,但是,这不过是故作从容。那么本题设置的两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颔联、颈联、尾联分明的交代了这段贬谪的闲居生活:和邻居野老说说话,自己也很像个樵夫,自己动手耕耕地,晚上没事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偃仰啸歌。这种生活无疑是悠闲的,但是悠闲中不免也流露出一点冷寂和孤独。

点评:本题是形象类鉴赏题。题干设置指向性强,虽然设置了两个小问,但是答题范围交代清楚,审题要求不高。难度不高。

小题1:题目分析:首先要读懂“不怨而怨”四个字的含义,就是表面上看不出“怨”,但是却有“怨”的感情在。读懂了评价,我们就可以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首联,“幸”字实为反话,实则有怨愤之情;颔联、颈联,写自己闲居山野的隐逸生活,不难看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失落,寓含哀怨之情;尾联则用“来往不逢人”写亲友的冷落,君主的离弃,语含怨艾。

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大家,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