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濒死期病人临终阶段的心理反应,一般排列顺序为:

A.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

B.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忧郁期

C.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D.忧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

E.忧郁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接受期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池北书库记

朱彝尊

  池北书库者,今少詹事新城王先生聚书之室也。新城王氏,门望甲齐东,先世遗书不少矣,然兵火后散佚者半。先生自始仕迄今,目耕肘书,借观辄录其副。每以月之朔望玩慈仁寺,日中集奉钱所入,悉以购书,盖三十年而书库尚未充也。

  自唐以前,书多藏之于官。刘歆之《七略》,郑默、荀勖之《中经》、《新簿》,其后四部、《七录》,代有消长。民间所藏,赐书之外,无多焉耳!自雕本盛行而书籍易得,民间镂版,未贡天府者且十之九,由是官书反不若民间之多。古之拥万卷者,自诩比南面百城①,今则操一囊金,入江浙之市,万卷可立致。然自博览者观之,若无所睹也。夫宋元雕本日就泯灭,幸而仅存于水火劫夺之余,藉钞本流传。顾士之勤于钞写,百人之中,一二人而已。习举子业者,诵四子书,治一经,不过四五十卷,可立取科第。而贾人牟利,亦惟近乎举子业者是求,非是则不顾,至以覆酱,裹面,糊蚕箔。古之人竭心力为之者,今人全不之惜,任其湮没,此士君子衋伤于心,而先生书库之设,藏之惟恐不亟也。

  彝尊经乱,先世之遗书莫有存者。及壮,糊口四方,经过都市,残编断帙,至典衣予直,积之二十年矣。以验藏书家目录,则仅有其十之二三焉,然未尝无出于藏书家目录之外者。譬之于海,九川四渎无不趋焉。而滮池瀱汋 之水,聚而勿涸,鸟见之饮啄,鱼得之泳游,亦可自乐其乐,而忘其身世之穷焉。明年归矣,将寻先生之书库,借钞所未有者。奉先生之命,遂为先生记之。(选自《四库全书》集部卷六十六)

  【注】①南面百城:南面而坐,统辖百城,指做侯王。②衋伤:伤痛。③滮池瀱汋 :泛指小水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望齐东/甲:居……首位

B.万卷可立/致:到达

C.钞本流传/藉:借助

D.至典衣予/直:通“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顾士勤于钞写/积二十年矣

B.今操一囊金积之二十年矣/非是不顾

C.日中集奉钱入/民间藏     

D.每月之朔望玩慈仁寺民 间所藏/悉购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名为“记”,却以议论为主,这种写法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脉相承。

B.作者认为古代应付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有读通四五十卷书,才能考取功名。

C.本文还具有文化史的意义,它提供了明清时代有关记录、版本的一些历史情况。

D.抄本流传到雕本流传是文化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作者却加以批评,未免有失偏颇。

4.翻译

(1)古之人竭心力为之者,今人全不之惜,任其湮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验藏书家目录,则仅有其十之二三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年归矣,将寻先生之书库,借钞所未有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