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春日临池

(北朝) 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小题1:“嵯峨”、“ 飘颻”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加以说明。(4分)

小题2:诗歌后四句拿古人自比,以抒胸臆。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池中绚丽壮观的景色。“嵯峨”句写出漫天云霞映

照在碧玉似的池水中,犹如山峰的倒影峥嵘多姿;下一句写云霞逐渐四散,池中的倒影也不

断变化,在粼粼波光中,万千光点闪烁不定,犹如片片碎金令人迷醉。

小题1:句中“徒自临濠渚”、“谁辩游鱼心”用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之上争辩“鱼之乐”的典故;自比庄子,而无惠施,只一个人站在濠渚,没人去体会游鱼之心;而 “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 用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典故;自比伯牙而无钟子期,只好一个人独自弹琴;表达了诗人好友不遇,知音难觅的怅惘和失落。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具体意象的分析来概括本诗所

描绘的景象。关键词为用法1分(应答出比喻才得分);总写壮观景色1分;对两句诗的描

写各1分。注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与古人对比,有对比手法,表现自己的心情。古人的事例也是一种用典,用典的目的也是表现自我的情感。这两个典故都意在表达表达了诗人好友不遇,知音难觅的怅惘和失落。关键:分析两个典故内容或自比对象,2分,指出胸臆1分。

问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