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3分)。“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2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小题1: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②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③以动衬静的写法。 “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④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至少答出两种手法,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

小题1: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从诗句入手,而且要从重点意象及有关情感的词汇入手。如红稀、绿遍等词说明春天将尽。春风不解,愁梦酒醒,说明作者内心有忧愁。两者联系起来可看出作者因春去而忧愁,因春风不解心中意而忧愁。

小题1:题目要求分析诗词景物描写的特点,也就是要学生分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来描写景物,用了什么描写顺序来描写景物。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不解二字是人才有的感情,而春风和杨花在作者笔下具有人的情感。一个扑字使画面有了动感,再者还可从近景与远景的交错描写角度分析。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多项选择题

中央直属管辖的广州市某钢铁厂在建设了完备的防污染设置的情况下投人生产,数年之后防治设施严重老化,但钢铁厂为节省资金一直未对其进行整修或购进新设备,导致超标的废水、废气排入环境中,给当地的河流、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一公司与巴拿马的一家船公司签订了一份航次租船合同,用以运送一批小麦到纽约港,双方约定因合同履行发生的一切纠纷在中国通过仲裁解决。船长收货验收后签发了清结提单,第二日就出发了。谁知航行到大西洋中心海域时,该船的汽笛失灵,导致与另一艘船相撞。因碰撞事故的发生,中国公司一半以上的货物被海水打湿。中国公司得知后立即与船公司进行协商,但未达成任何协议,遂向中国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船公司赔偿损失。船公司提出双方有仲裁协议在先,法院无权受理,请问,就这一案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仲裁条款内容不明确,所以法院可以受理该案件

B.仲裁条款内容不明确,法院可暂不予受理此案件

C.根据国际公约,承运人享有免责,所以此案中巴拿马船公司可以不予赔偿中国公司的损失

D.巴拿马船公司对中国公司的货损应予赔偿,并适用中国法律进行审理

E.若巴拿马船公司提出根据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计算其赔偿的数额,则应该适用其船旗国法计算责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