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3分)
小题1: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评分要点:分析意象2分,指出特征1分。)
小题2:作者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的矛盾心理,以乐景衬哀情,表达自己宦游他乡,辜负春光,不能归家的伤痛之情。(评分要点:紧扣“独有”“偏惊”作分析2分,指出游宦他乡1分。)
小题1:题目分析:颔联、颈联分别指第二联和第三联。。
点评:这是道意境类的题目。做这类题目的思路是:找出所在句子中的意象,结合诗句描绘画面。把握找出意象的共同特征,用两个形象词概括画面的特征。
小题2:题目分析:诗歌一二两句景中有情,从表现手法来看,应为抒情方式。“独有”在外做官、漂泊在外的诗人,反而对异乡的新春物候感到新奇和大惊小怪。至此,艺术手法可具体明确为乐情衬哀情。
点评:问的是情,诗写的是景,因而考的就是抒情方式。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在间接抒情中又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用典抒情等。可根据景情关系,确定其到底用了哪一种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