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送高郎中北使

杜审言

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①《左传》记载:春秋时间,魏绛北和戎狄,成就了晋国的霸业,悼公特意为此将郑国进献的编钟和女乐的一半赏赐他。

小题1:这两首诗同为送别诗,但两诗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试简要说明。(4分)

小题2:这两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感情基调有何差异?试简要概括。(4分)

答案

小题1:(4分)杜诗写作者送友人出使北方,抒发的是对友人旅途劳苦的关切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激励劝勉之情。(2分)刘诗写作者为友人饯行,抒发的是别离时不绝如缕的愁思和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2分)

小题2:杜诗直抒胸臆,活用典故;(1分)感情基调高昂向上,豁达乐观(1分)。刘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感情基调缠绵低缓,伤感含蓄(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首先从两首诗的标题区分,“送高郎中北使”“饯别王十一南游”,一个是送朋友出使,一个是饯别朋友,杜诗既有友情,还有国事;刘诗仅限于友情。杜诗轻松明快,所以因北狄愿和亲的喜悦之情。而刘诗由“泪沾巾”“愁白苹”可见,全诗均为忧伤之感。

点评:诗歌的比较阅读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有相似点但又有细微区别的诗歌,本题所选材料很好,同为送别诗,但情感截然不同,命题者好命题,学生答题也有话可说,不至于答空话、套话。

小题2:

题目分析:杜诗“歌钟期重锡”一句是很明显的用典,由于是去谈和亲的事,作者肯定心情愉悦,希望朋友能早将此事达成,所以心情肯定是高兴的,因此情感基调为高昂的。而刘诗有明显表达情感的词语“泪”“愁”,所以其感情基调为低沉的。

点评:这道题表现手法的答案不规范,“直抒胸臆”不是表现手法,是抒情方式;杜诗除了用典外,还有记事抒情。通过记叙友人去北狄和亲一事,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